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

經絡的命名原則


經絡的命名原則

也許你覺得12經絡的名稱比較複雜,其實這樣命名是有原因的。我們常說12條經絡內連臟腑,外絡肢節,臟腑也就是肝、膽、心、小腸、脾、胃、肺、大腸、腎、膀胱、心包、三焦12個臟器,所以每條經絡都是以其內連的髒器來命名的,既容易理解,又便於掌握各條經絡的功能。其中,三焦泛指人的整個胸腹,而心包則是保護心臟的一塊區域。

經絡的命名還和排列方式有關,根據經絡分佈於手足、內外的位置不同,可將其分為手足與陰陽兩組。 


按手足命名的結果是:
手及手臂上的 6 條經絡,分別稱為:手三陰、三陽經;
足及腿上的 6 條經絡,分別稱為足三陰、三陽經。

按陰陽命名的結果是:
手臂內側、腿內側的 6 條經絡,分別稱為手三陰經、足三陰經;
而手臂外側、腿外側的 6 條經絡,分別稱為手三陽經、足三陽經。

陰陽的程度也是分等級的:
少陰、厥陰、太陰分別代表陰氣的輕重:
少陰的陰氣最重,因此列在手臂和腿內側的最裡面;
太陰的陰氣最輕,因此列在內側的最外面;
厥陰的陰氣介於少陰和太陰之間,因此列在內側的中間。

太陽、少陽、陽明則代表陽氣的充足與虛弱:
太陽就像是正午的陽光,陽氣最足,因此它排在手臂和腿外側的最外面
陽明好比是黎明初起的陽光,陽氣最弱,因此排在外側的最裡面;
少陽就像是上午的太陽,因此排在外側的中間。

可見,在中醫經絡學中,陰與陽的劃分是非常細緻的。陰陽平衡是中醫理論的基礎,這裡既包括經絡與經絡之間的陰陽平衡,也包括身體與經絡的平衡,還包括經絡與大自然的平衡。

陰陽平衡也充分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。要想保持個體與經絡的陰陽平衡,就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強弱去使用經絡:體弱氣虛的人,最好先按摩陽經以補足正氣,將身體調理好再去使用陰經;身體健壯的人,則陰經、陽經都可以按摩。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